轴承清洁工艺技术规范
日期: 2025-08-13 16:53
作者: admin
浏览:
在工业设备维护中,轴承作为旋转核心部件,其清洁度直接影响设备寿命与运行可靠性。制造及储运过程中涂覆的防锈油需在安装前彻底清除(兼容性允许除外),运行中更换润滑剂时亦需清除旧脂及杂质。
一、清洗介质选型标准
石油溶剂
汽油:需符合120号以上标准,无色透明、无水分及杂质,强去污力。
煤油:闭口闪点≥60℃,低腐蚀性,无刺激性气味。
碱性水基溶液
氢氧化钠(3-4%)、碳酸钠(5-10%)等复配,针对重油污与积碳,浓度按污染程度调整。
有机化学溶剂
卤代烃等强溶解剂,需严格通风及防护(毒性/易燃性控制)。
专用工业清洗剂
如TS-127型,高效稳定,适用于批量作业。
二、标准化清洗流程
预处理
使用毛刷或低压喷淋清除表面宏观污染物,避免滚道划伤。
深度清洗
浸没轴承于溶剂中,手动旋转内外圈使残留油脂完全溶解。
干燥处理
洁净压缩空气吹扫或通风干燥,确保零水分残留。
即时润滑
清洗后立即施加符合规范的润滑剂,隔绝空气氧化。
三、关键操作规范
润滑禁忌:禁止无润滑状态下高速旋转轴承。
安全控制:
易燃溶剂作业区禁火源、强通风,配备防护目镜及耐化学手套。
含氯溶剂需监测作业环境浓度。
差异化清洁策略:
密封轴承:避免溶剂渗透损伤密封件。
高温/高湿环境:优先选用抗挥发性溶剂,缩短干燥时间。
粉尘工况:清洗后需增加防尘封装步骤。
四、质量保障要素
溶剂质检:
硫含量≤0.05%,水溶性酸碱阴性,铜片腐蚀试验合格。
碱性溶液配比:
典型配方:氢氧化钠3-4%+碳酸钠5-10%+水余量(按污垢类型调整)。
清洁验证:
目视检查滚道无残留,手感无粘滞,压缩空气吹扫无雾状喷溅。
技术价值:规范化的清洁工艺可使轴承寿命提升30-50%,降低设备非计划停机率。重点在于介质适配性、干燥彻底性及润滑时效性控制,同时需严格遵循安全操作准则。